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斜杠”我好像还配不上

踢米尼 见我 2023-10-21


受新则邀请,今晚与大鱼对谈了一个多小时。我记下了对谈的部分内容,对其中的部分有略加扩充,错过对谈的朋友也能抓住主要内容。


1.

通过“合同相对论”,您与许多法律人进行了对话。对于嘉宾的整体感觉是什么?


每个人的背景、习惯都不同,也有着不同的行事风格。但总的来说,我对谈过的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点:认真。


虽然我一再强调,合同相对论是对谈节目,只需要轻量准备即可,但很多嘉宾提前几周就催我要提纲,询问对谈细节。比如海坛特哥,为了选题提前几周就发动一墨所里多位同事做功课。有的嘉宾为了海报专门去重新拍照,有的嘉宾为了安静的环境特别去酒店开房。上一次与卷卷对谈,她不仅提前向我要问题提纲,还提前写好了整篇的回答,满满几页纸。她说,要对得起观众的时间。


这是最让我动容的地方,也让我警醒:只要有观众在,我们任何时候都得全力以赴,尽可能给大家呈现更多的价值点和信息量。


2

“合同相对论”给您带来了哪些收获?


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我说过自己的几重身份——除了法务之外,我还是7个法律人俱乐部的群主和“合同相对论”的联合发起人。因为我的群友们可能也是观众,很多新观众又成了群友,所以有点难以区分,我就一并说说这两件事。


收获实在太多了:收获了很多的友谊,很多的爱,很多的帮助,同时也收获了很多知识,和一些认知的变化。


第一件事就是加深了对法律行业的了解。


我做法务十多年了,基本不了解律师的工作状态,经常感觉法务和律师是两个物种。这一年来,我接触了很多律师,而且是不同事务所、不同资深程度、不同区域、不同领域的律师,对律师行业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。当然,新则的文章和访谈也给了我很多启发。


第二,通过对谈,我与很多优秀的嘉宾建立了友谊,这是特别珍贵的事情。


同时,我们的群友和观众很多人也跟我有了比较多的互动,不少人也成为了亲近的朋友。这种同行的友谊可以让人觉得不孤独,还有底气——有任何问题,我随时可以去群里求助,99%都会得到及时的帮助。有时候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都会收到十多条私信回复,特别温暖。


阿德勒说,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,同时人的幸福又来自人际关系,对此我是不能更赞同。


第三,这些事给我带来了非常多的快乐非常非常多。


我的每场对谈结束后,基本都会收到嘉宾和朋友们的私信,嘉宾一般都觉得很愉悦,观众也经常反馈有收获。这种感觉真的没有别的可以取代。


我记得之前在我们群里就节目做过一个调查,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请大家如实反馈对节目的意见、建议。很多朋友留了长长的话,都在说节目给他们带来的积极影响。我记得有一位朋友说自己产后抑郁,就是听了“合同相对论”才有了振作的动力。还有好几位朋友给我私信说,2021年最惊喜的就是通过这个节目,打开了观看世界的窗户。


如果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,这是最高层级的“自我实现需求”得到了满足,这是千金难买的事,极其幸运的事。


经常有人问,准备对谈累不累,“运营”群累不累。我完全不觉得这是个问题:对于热爱的事情,你永远不会累。比方说,我现在准备一场对谈的联络工作最多一两个小时,为对谈学习的时间总不能算浪费吧?而我们几个群,是自发生长的良好生态系统,根本不需要“运营”。我最多就是早上跟大家说个早安,偶尔搬运一下资料或者信息去隔壁,剩下的事,就交给群友们自己。


最后再说说知识和认知层面上的变化吧。


首先是“被迫学习”。
为了话题的多样性,我们不能每次都挑自己熟悉的领域去谈。所以每次选题就是一个关注和筛选热点的过程,有时候明知这个话题自己不懂,也得硬上。这样一来,为了问出有价值的问题,我就得花时间去学习嘉宾研究的领域,比如明天要与阿来律师对谈元宇宙的话题,我早早地就买了书和课程在学习。
其次,每个嘉宾身上都有着独特的个性,观察他们非常有意思。
比如有些人的文章和口头表达气质迥然、判若两人,比如有些人明明非常狷狂但又很讨人喜欢,比如有些人明明“社恐”却是很成功的律师,有些人生性严肃拘谨但却是个生活家,有些人雄心勃勃但却在追求灵修。
认识他们让人再次感慨世界的多样性,并且认识到每一种个性、特点will have its way.人没必要给自己装到某个形状的容器来来“塑型”,就是这些枝枝丫丫才让人有趣,甚至才让人stand out.
再有就是利他的心。

我以往还算是个热心的人,但在群友和观众这儿,我感受到一种更强烈的、莫名的“义务”,就是回应大家的需求。我一直在努力回应,大家多少也感觉到了我的真诚和善意,给我回以更大的支持和善意。这个良性互动带来的 “side effect”真的超乎想象。
比方说,今天有群友要找湖南耒阳的律师,在一个群里没有结果我就顺手帮转到其他几个群里。很快我就收到了多条私信,都是推荐当地律师的。这样的推荐都带着群友自己的背书在里面,是非常宝贵的信任关系。


3

您经常进行各种分享,对于法律人的演讲、培训,有什么心得或者建议吗?


我非常喜欢研究沟通与表达,看到谁演讲讲得好就要琢磨好在哪里,看到谁课讲得好也要追着反复听。我就是因为听了常律师的“三观四步法”公开课才与他结识,才结缘“法天使”,才有了“合同相对论”。


最近我又在研究说服这件事。为什么研究说服呢?因为我觉得说服是沟通表达中的基本粒子,也是最大公约数。这里面的内容大概一两本书都很难写完。


如果非得给各位朋友一些quick tips的话,我就说最重要的一条——记得你的观众是个人:


1)  你的观众是个人意味着他不是桌子,他有腿,你讲不好他会跑的。不仅会跑,下次他就再也不想听你演讲或者讲课了,甚至有你在的场合他都不想去了。


2)  你的观众是个人意味着他的时间是宝贵的,演讲者不应该浪费他的时间。如果现场有100人听你的演讲,你花两分钟寒暄,你就浪费了200分钟。所以对观众最大的尊重就是在你有限的时间内,尽可能地传达最多有价值的信息增量。那些虚头巴脑的寒暄不仅不是对观众的重视,反而是不敬。


3)  你的观众是个人还意味着,他的注意力是有限的。“关注某事“的英文表达是 "PAY" attention to,花费注意力就像花钱一样。你的演讲稿准备、课程准备、说的过程,时刻都要抢夺观众的注意力。如果你的演讲、课程能做到美剧那样扣人心弦,不会有人中途离场的。一旦看到观众拿手机了,就问自己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:要么讲得太啰嗦,要么太枯燥,要么节奏太拖沓。赶紧调整,拉回观众的注意力。


4)  你的观众是个人,所以他会忍不住挑你毛病:这人穿的啥呀,这么邋遢就登台了。他以为他是谁呀,有资格建议我做这做那的。因为这样,要避免重大失误,比如欺骗观众,冒犯观众。


5)  你的观众是个人,所以他希望你关注他的需求,而不是你的需求。演讲也好,写作也好,讲课也好,虽然我们都说用户视角,但很多时候都是自说自话。我们输出的都是我们想要表达的,而不在乎观众想不想听。我经常问学员:你最讨厌什么样的演讲?写下来,不要成为那样。你最喜欢的课程什么样?描述它,努力那样去讲。


4

作为一个“斜杠法律人”,在工作之余,保持了大量的爱好,并主动“折腾”了很多项目,这其中有哪些保持精力和好奇心的秘诀?


我觉得好奇心是天生的,而且每个人都是生来好奇的。只是慢慢地我们对一些事物麻木,耳不聪目不明了。


我的好奇心也是如此,我对某些事情非常好奇,又对有些事情毫无热情。比方说,我不爱看电视,看综艺,看新闻,别人再怎么安利,我也懒得打开。记得我有个朋友用各种办法劝我去头条开个账号,我被她劝得没办法了,安装了几次,又卸载了几次。没兴趣就是没兴趣。


有些事情我又有着极强的好奇和热情。比如说,我喜欢一切美丽的景色。站在雪地里,站在没有人的山上,站在寂静的湖边,站在沙沙作响的红叶下面,我能感受到巨大的喜悦,甚至有一种与环境同频呼吸的感觉。因为热爱美景,我就非常想拍下来,写下来,就发展出拍照的爱好和写东西的爱好。但是经常深感无力,因为再怎么拍,再怎么写,都没法表达感受到的事物的十之一二。


我对人充满好奇,我喜欢与人打交道,这也是我当时选择离开律所加入公司的主要原因。通过观察别人,尤其观察别人说话的方式,我经常能“悟”出好多东西。如果能将观察结合自己看过的书来理解,那种感觉更奇妙。我会将自己观察到的用在演讲、讲课上,我关注听者的感受,希望让他们参与进来。所以我的课一般还挺受欢迎的。


正因为有着天然的好奇和热情,我对现在做的事甘之如饴,完全不觉得累。之前和Emi对谈的时候我说,对自己热爱的事,你永远有时间。就像再忙的人也能抽出空谈恋爱是一样的。


要说精力管理,那我是个坏榜样。我不太爱睡觉,所以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。同时我做事情又比较快,所以又多出不少时间。当然高效的坏处就是有时候活不够精细。我看过一些书,也有切身体会:总的来说想要精力好,除了基因决定的那部分之外,少吃碳水化合物和多运动是必要的。所以今年我打算重新恢复运动,有氧和力量相结合。


5.

您认为“斜杠”对于法律人的意义是什么?是一个可选项还是必选项?


我觉得“斜杠”这个词被扩大解释了,作用也被夸大了。


首先,斜杠不等于兼职,也不等于多重身份。你说我是法务,同时还是兼职滴滴司机,这算斜杠吗?你说我是法务,还是个妈妈,这是斜杠吗?我觉得不是。


其次,不是啥样的玩票都称得上“斜杠”,slash后面的那件事就算抵不过主业,也不能差太多。像史欣悦律师,他律师做得好,开始写书。那不是随便写写,人家书卖得比很多专门的作者都好——这时候说他是斜杠作家一点毛病都没有。你说我斜杠,如果我能靠讲课挣钱,我能靠拍照挣钱,且有底气不依赖现在的工作糊口,那时候我才敢说自己斜杠。不然无非就还是个爱好而已。


再有,斜杠是结果,而不应该作为目标。我担心大家认为斜杠是个必选项,是件时髦的事,于是在自己的主业还不扎实的情况下去追求体验多元化,将斜杠作为目标去追求。这样做可能导致“失焦”,没有时间、精力去发展出一项可以安身立命的技能。我喜欢法天使手机壳上的一句话:“把一公分宽的小事,做到一公里深。”在这精进的过程中,如果有些副产品,发展出一些连带技能,自己有兴趣、有天赋,那时候斜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

如果说斜杠的意义,我觉得从两个方面来说吧。


从现实层面,斜杠能带来现实收益,比如如果我是斜杠设计师,我的设计工作能给我带来第二份收入。同时斜杠还能给人带来不同圈层的connection和影响力。


从心理层面,斜杠能带来一定的职业安全感,比如有些创业法律人会说,怕啥,不济我还能回来做律师,总不至于饿死。有了这样的底气,有时候会有更多选择空间。同时还能满足“尊重需求”和“自我实现需求”——精神上的快乐。


6

在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,包括法学生在内的很多年轻人,又开始重新追逐体制内的稳定工作,您对于年轻法律人进行职业选择有什么建议?


我有个不成熟的理论:很多时候,尤其年轻的时候,单次的选择并没想象的那么重要。这句话有几层含义:


第一,先行动起来。如果刚毕业找不到理想的工作,去不了想去的事务所,进不了想去的政府机构,能干啥先干啥,哪怕是去法律行业活动现场做志愿者,也未尝不可。行动的意义在于减轻焦虑,多少找回一些掌控感。同时,任何一个行动都可能是一个点,点多了就有机会连成线。


第二,假设你有选择,几经权衡还是很难决定,那不妨根据直觉或者盲选。在当下,没有人能完全预测未来。做具体选择时每个人可能都是瞎子。


第三,年轻人是有纠偏机会的。每个人都有。一旦开始做一件事了,你会慢慢发现自己是否擅长,意识到这件事是否有价值。那时候再做调整,方向会更明晰,纠结也更有意义。


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,大意是毕业时大家起点差不多,过了十年你再来看这群人,大家前进的路程大抵也相差无几。除了极个别遥遥领先和极个别掉队的,其他人都还在同一个区间以近似的速度前行。所以如果从趋势上看,单次就业选择就完全颠覆一个人人生的概率不太高。


大鱼的这些问题每个都可以写成一篇论文,我记下对谈时的梗概,又补充完善了一下。欢迎大家留言发表你的看法,欢迎转发本文给你关心的人。



你可能还想看:


你别管,就挺好

我们不能做着同样的事,却期待不同的结果

一个故事,三次漂亮的说服

001| 值得做的事,值得好好做

002| 不是大危机,就是小状况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